敏捷开发
现代企业架构师的5大特征及六种方法
企业架构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越来越多新技术出现,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来将企业架构创建得更好十分重要。通过将新技术集成到企业架构中,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为你介绍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现代企业架构师的 5 个特征。除此之外,还可以学习如何构建所需特征以保持相关性,并以此来发展自己的业务。
现代企业架构师的5个特征
1. IT 战略驱动者
战略 IT 驱动力可以帮助形成 IT 战略。尽管 IT 中有多种标准策略,但每种产品的确切要求会因为许多方面而产生差异。IT 驱动会考虑所有这些因素,并且会根据信息帮助我们制定一个有意义的策略。
有几个方...
2021-07-12
新手程序员必学10大技能
如果你已经有一段时间的编程经验,或者正准备学习编程,那么可能会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如何为软件开发和编程职业生涯做准备?职场对于初级开发人员有哪些期望?这是临近毕业或初入职场的新手程序员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以下十项技能并不是必须,但它为程序员应该知道的事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供新手程序员参考。这都是作为程序员的基本技能,将长期伴随你的程序员职业生涯。如果你的目标是从事软件开发和编程工作,那么这些都是保持竞争力而可以学习和提高的东西。
数据结构和算法
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程序员,那么必须了解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这是任何编程工作面试的重要主题之一,如果不知...
2021-06-11
敏捷开发管理--需求分解经验之谈
敏捷开发是快速迭代,快速交付的开发模式。这也就要求迭代周期内任务量不宜过大,以保证在预期内能够按时完成开发计划。敏捷开发中怎样保证开发任务的适宜呢?答案是任务分解。 而任务分解的前提则是 需求确认。
敏捷开发中的需求确认
我们都知道需求的来源渠道很多(如用户调查问卷,用户访谈,客户服务人员/商务人员的反馈,产品的技术交流群,用户使用数据分析等,甚至还有一部分来源于产品经理对产品的定义,以及对技术的把握和对竞品的分析),通常产品经理收集到的用户故事需要经过分析筛选整理,形成最初的产品需求。此时的产品需求算是草稿状态的产品需求。产品经理通过发布计划会议对初步的产品需求进...
2021-04-01
敏捷开发中如何写好用户故事?
什么是用户故事?用户故事(user story)是一个用来确认用户和用户需求的简短描述,作为什么用户,希望如何,这样做的目的或者价值何在。用户故事在软件研发中又被描述为需求。用户故事通常的格式为:作为一个<角色>, 我想要<功能>, 以便于<商业价值>。
因此,一个好的用户故事就包括了这三个要素:1.角色:使用者。2.功能: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3.价值: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另外,用户故事还需要遵循3C原则:卡片(Card)、会话(Conversation)和确认(Confirmation),用户故事的3C原则由Ron...
2021-03-16
揭秘:顶级产品经理是如何写产品需求文档(PRD)的
产品需求 文档 ( PRD)对每个产品经理来说都不陌生,它 是产品项目由 "概念化"阶段进入到"图纸化"的转折和 体现 ,作用是 "对 市场需求文档( MRD ) 中的内容进行指标化和技术化 ", PRD 质量 的 好坏直接影响到研发部门是否能够明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是否能够研发出符合预期的产品,所以 PRD也是体现产品经理专业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以理解为,PRD是产品经理关于产品功能的宣导和传达,...
2021-03-15
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区别,读这一篇就够了!
“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负责什么工作?”
“我想做产品经理,你觉得合适吗?”
“程序员做几年可以做到项目经理?”
“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哪个更有前途?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知道产品经理及项目经理的职能和区别。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从概念上看
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是企业中专门负责产品管理的职位,产品经理负责市场调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开发何种产品,选择何种技术、商业模式等。产品经理还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协调研发、营销、运营等,确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产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的产品管理活动。
项目经理( Project Manager ) 是项目团队的...
2021-03-10
技术债是什么、怎么还?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一篇文章里了!
前两周写了关于技术债务的文章,尽管实践中会堆积技术债,但这个概念并不在我们的工作中频繁出现。这篇文章就系统性讲讲技术债,让大家避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一、技术债是什么
技术负债(英语:Technical
debt),又译技术债,也称为设计负债(design debt)、代码负债(code
debt),是编程及软件工程中的借鉴了财务债务的系统隐喻。指开发人员为了加速软件开发,在应该采用最佳方案时进行了妥协,改用了短期内能加速软件开发的方案,从而在未来给自己带来的额外开发负担。这种技术上的选择,就像一笔债务一样,虽然眼前看起来可以得到好处,但必须在未来偿还。软件工程师必须付出额外...
2021-03-02
用一半的时间做两倍的事——Scrum之父Jeff Sutherland的传奇人生
普通的人生大抵相似,传奇的人生各有各的传奇。Jeff就是这样的传奇人物,年近80的他从来没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英雄迟暮,不久前还精神矍铄地与好几百名中国学生进行线上交流,积极回答中国粉丝关于Scrum的疑惑。
他在某个领域的成就很可能是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军校和越战
Jeff的教育经历丰富,就从那个大名鼎鼎的西点军校讲起吧!西点军校成立于1802年,由当时的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弗逊签署法令成立,培养了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巴顿、鲍威尔众多军事政治人才。西点军校入学条件严格,需政府高官推荐、考试、体检后择优录取。1960年,Jeff经历了层层筛选,于6月正式入学攻读...
2020-12-28
敏捷落地 | 从“麦克莱恩的集装箱”看敏捷与创新
创新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结果。可以这么说,创新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但是大部分创新项目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并没有真正实现转化,导致创新的产品被束之高阁,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政府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会拨发专项资金以扶持各大高校的创新项目,但由于高校科研人员商业方面经验欠缺、没有相关渠道获得投资等,导致这些创新项目无法实现成果转化,造成了技术的流失和浪费。因此,从技术创新到应用至真实环境中,还需要一个很大程度的跨越。
这里有一个关于“集装箱”的故事。马尔科姆·麦克莱恩,被称为“集装箱之父”,尽管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有人发明了集装箱,这人并不是麦克莱恩,但人们仍愿意将...
2020-11-26
教你绕过看板误区——看板如何应用?
对于看板来说,正确的流程才能产生正确结果。
为了发挥看板方法论的最大作用,很多公司不断优化看板内容,实现全程持续改进。但在各公司应用看板的过程中,发现依旧无法保证前后工作项的及时衔接,导致无法最大化工作效率。
这里有一个大多数公司都会陷入的误区,为了避免再次陷入这一误区,我们要搞明白两个问题:
一、看板中的工作项是什么?
很多企业在看板中添加的工作项是技术任务,比如JavaScript页面开发、后台数据、测试用例设计等。
实际上,看板中流动的应该是直接承载用户或客户价值的内容,比如:需求、线上缺陷等。若看板上流动的是技术任务,就失去了管理和优化价值流的意义。当然,并不是说...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