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研发管理流程的七大核心思想
原创- 2024-10-10 16:09:00
- 323
IPD体系在全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有7个。
一、研发是投资行为
业务经营有两条主线:实现公司商业目标和满足客户需求,两者缺一不可。因此,要把所有研发项目作为投资对象进行管理,包括产品开发、平台和技术开发,以及研究类项目。从一开始就要考虑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和技术的投资回报率,以确保在资金、时间和资源投入方面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对于B2B(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企业)业务,尤其是解决方案类的产品和服务,更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进一步考虑客户的投资回报率。这意味着研发项目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投资回报率,更要关注客户投资回报率,即客户通过购买产品或服务后能够获得的价值和效益。只有当客户成功了,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的合作和稳定的收入,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商业目标。
在考虑客户投资回报率时,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和目标,确保所提供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能够真正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并带来价值。同时,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持续关注客户的反馈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客户的期望。
通过将客户投资回报率纳入研发项目的管理和考量范围,企业可以更加注重客户价值创造,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实现可持续的业务增长和成功。这种客户导向的经营理念有助于企业建立与客户之间更加紧密的关系,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需求的研发
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无论是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策略、产品和技术规划,还是各个功能部门的运作,以及产品研发和公司的其他运营活动,都必须始终围绕着客户需求展开。客户需求是多元化和复杂的,涉及产品功能、质量、服务体验、价格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全方位地从管理层、营销部门、产品管理部门、研发部门、售后服务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等各个关键部门的"神经末梢"系统收集,并在公司内部各个体系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和协作。
大部分内部客户的需求都源自外部客户,因此,确保外部客户需求的充分满足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关键。如果外部客户得到了良好的服务和满足,内部各个部门也将能更好地为这些客户提供支持和服务,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企业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需求加工机”,通过不断汲取、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不断优化和提升产品、服务、流程,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成功。
通过将客户需求置于核心位置,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运营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客户导向的经营理念有助于企业建立与客户之间更紧密的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也有助于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因此,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将客户需求置于企业经营的核心,是企业实现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三、平台化开发
为了提高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效率,企业需要在需求管理、产品和技术规划阶段提前识别公共技术和关键技术,以便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能够快速调用这些资源。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助于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开发成本,而且可以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在实践中,单独开发项目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因此,通过抽取现有产品共同使用的模块和技术形成平台是一个基础性工作。然而,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要深入探索和研究目标客户未来的共同需求,基于这些需求构建产品和技术平台,以支撑产品研发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基于平台和核心技术进行系列产品开发不仅能够提高研发效率,还能够保证产品之间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这种做法也体现了公司的研发实力和技术积累。通过构建强大的产品和技术平台,企业能够更快地推出新产品和解决方案,降低开发风险,并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基于平台和核心技术进行系列产品开发还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升级性,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通过不断优化和升级现有平台,企业可以实现技术的演进和产品的持续创新,从而与时俱进地满足市场需求,拓展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基于平台和核心技术进行系列产品开发是企业在研发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四、跨部门协作
创新和研发在企业中是全员参与的行为,传统的接力棒式产品开发流程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挑战。在集成产品开发(IPD)体系中,各个阶段的流程都需要跨部门团队的紧密协作,以整合各领域的专业智慧,为产品的成功开发和商业化负责。这种跨部门协作的模式通过汇聚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加速产品上市和生命周期管理。
IPD体系覆盖了产品开发的各个重要环节,包括需求管理、产品和技术规划、项目任务书开发、产品和技术研发、产品上市以及产品上市后的生命周期管理。在这个体系中,跨部门团队的组建和运作至关重要,团队成员可以跨越职能边界,共同协作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取得成功。各职能部门需要意识到自身在跨部门团队中的角色是为团队提供支持和资源,而非独自行动。这种合作模式能够促进知识共享,加速决策过程,提高创新效率。
同时,为了支持跨部门团队的运作,公司的企业文化、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也需要相应调整。企业文化应当倡导团队合作、开放沟通和知识共享,激励员工跨部门合作,促进创新和协作精神。绩效管理制度应当能够评估和奖励团队绩效,而非单个职能部门的表现。激励机制也应当考虑到团队合作的贡献,以激发员工积极参与跨部门项目合作。
综合而言,IPD体系下的跨部门团队合作是推动创新和研发的关键机制,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企业文化的转变和员工绩效的提升。通过跨部门团队的协作,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加速产品创新,实现持续发展和商业成功。
五、结构化流程
在管理复杂的产品创新过程中,对创新流程进行解构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集成产品开发(IPD)体系中,各种流程被明确定义并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评审点,以便对活动进行评估和决策,同时确保与组织结构的协调配合。这种结构化的流程管理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在IPD体系中,评审点通常分为决策评审点和技术评审点。决策评审点在MM流程(Market Milestones)和IPD流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这些评审点,高层决策团队(投资方)可以与规划团队、研发团队(承诺方)进行互动,确保资源得到适量和受控的投入。这种机制不仅有助于满足项目进展的需求,还可以有效避免投资过度或失控的情况发生,保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技术评审点则促进了专家和项目团队之间的密切互动。在技术评审中,各领域的专家能够充分利用其专业经验,为研发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确保产品在技术上能够充分满足客户需求。这种专家和团队之间的协作有助于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及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和效率。
通过设立决策评审点和技术评审点,IPD体系能够确保项目在各个阶段都经过权威评估和决策,同时促进不同团队和专家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分享。这种结构化的管理方式有助于降低项目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加速产品上市,最终实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因此,对复杂的产品创新过程进行解构和管理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基础,也是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六、业务和能力均衡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指出:“要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是否高超,只需看他是否能够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不受影响,这对于他的生活和行为都很重要。”同样,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企业发展和内部能力建设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既有合作又存在着矛盾。业务发展可以推动内部能力的提升,但同时独立进行能力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俗语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因此,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不能忽视内部能力建设,这两者缺一不可。
即使某产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但终究会有生命周期的结束,然而企业通过不断构建各种能力,可以不断推出新产品,保持竞争优势。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有选择地将重心放在业务发展或内部能力的构建上。这种策略性的选择有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灵活性和持续性发展。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具备灵活的战略眼光,不断调整业务和内部能力之间的平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挑战。通过在业务发展和内部能力建设之间找到平衡点,企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从而保持竞争力并在不同发展阶段持续取得成功。因此,企业应当注重在业务拓展和内部能力建设之间寻求平衡,以应对市场的动态变化和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
七、灵活发展,与时俱进
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并不是一套僵化的概念、流程、子流程、组织结构或者奖励机制,更不是简单的工具、模板、表单或者绩效指标的堆砌。实际上,IPD是一个灵活发展的理念,它需要随时更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不断吸收业界最佳实践,以解决当前业务面临的问题。因此,IPD的实践必须与时俱进。
在这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华为目前所采用的IPD方法与1999年至2003年在IBM咨询顾问的指导下引入的IPD有着显著的不同。这种变化反映了IPD理念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随着技术、市场和商业环境的迅速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其产品开发流程,以确保能够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华为作为一个领先的全球科技公司,不断优化和完善其IPD方法,以提高产品开发效率、质量和创新能力。通过与业界交流和学习,华为能够及时引入新的理念和实践,使其IPD方法保持领先水平,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IPD的灵活性和变革能力使得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提升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企业可以确保其产品始终处于市场前沿,满足客户需求,并取得持续的商业成功。因此,IPD的实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