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领域发展三阶段:从流程到人再到工具

原创
🍪
春哥
2022-08-24 09:00:00
2979
摘要:不管什么样的行业,要想做成一件事情,都需要好的流程、优秀的人才和合适的工具。国内外项目管理这几十年的发展,也正是沿着这三个方向在深化。
2009年,我开始动手写禅道项目管理软件。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做项目管理软件这个方向?起因很简单,市面上缺少严谨完整的项目管理软件,我想填补这个空缺,做一款覆盖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软件

这个想法的直接起因是我2006年到2009年在阿里的工作经历。2006年,我在雅虎中国工作,当时部门的Leader已经在带着我们做Scrum。但当时走下来发现了有很多问题,比如产品并没有持续改进、很多改动往往是不了了之。作为团队的研发和测试人员,我并没有体会到敏捷开发所讲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我开始试着找原因,但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研发,很多更高层面的信息无法获知。当时整个公司有专门的过程改进部门,负责制定各种流程和规范,但是靠每个人手工执行流程非常不友好,所以这些规范也很难真正落地。当时我们使用了很多软件来做项目管理。比如需求是放到SharePoint里面的,任务管理是用的XPlanner,缺陷管理则用BugFree。这样的一套相对杂乱的工具需要我们手工地在各个系统中同步数据,这样一来,流程的执行就会打折扣。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想是否可以做一款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软件来帮助大家呢?带着这个想法,我研究了市面上当时的各种工具,包括Jira。其实当时的软件主要分为几类,一类是缺陷管理工具,比如Mantis、Redmine和Jira之类的;一类是任务管理工具,比如Trac和XPlanner。没有合适的工具,那就自己来做吧!2009年,我回青岛定居,在业余时间开始写禅道。2010年,开始正式创业,一直到今天。

在做禅道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和敏捷教练圈子之间进行交流。就发现会有很好玩的观点,很多敏捷教练视我们如洪水猛兽,直接给我们定上一个标签:只要是电子类的管理工具都是反敏捷的。在他们的观点来看,只有物理的白板才是敏捷的。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观点就越来越少了。到后来DevOps的流行,大量地依赖工具。现在应该没有人再会说电子类的管理工具就是反敏捷的了吧。

2020年的时候,禅道团队增加了对CMMI的支持。这个过程中也系统地学习并践行了CMMI的标准,也重新思考了整个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

不管什么样的行业,要想做成一件事情,都需要好的流程、优秀的人才和合适的工具。国内外项目管理这几十年的发展,也正是沿着这三个方向在深化。

最开始的项目管理更多地是强调流程,最典型的就是瀑布式开发。通过严格的阶段划分、评审、规范,以保证软件项目的执行。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微软的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的开发。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软件的分发方式彻底改变,软件性质也从基础软件发展到了应用软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原来动辄长达半年、一年的瀑布式开发已经无法响应变化,就有很多人尝试各种解决方案。17位不同流派的实践者聚集在一起开了雪鸟会议,对外发布《敏捷宣言》,敏捷开发如火如荼在全球发展。敏捷会更强调人的作用:强调通过小团队的快速迭代来响应变化,强调对客户需求的积极响应,强调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更加严格的工程实践,比如单元测试、代码评审、持续集成等等。

再后来随着DevOps概念的流行,大家越来越关注工具。各种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工具,再加上跟容器相关的解决方案的流行,工具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重要,工具俨然成为整个研发管理的核心支撑——很难想象在今天项目管理不用工具是怎样的场景。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流程到人再到工具,也算是一个循环。展望未来,我想这个循环还会继续。比如流程方面,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团队融合CMMI和敏捷的优点,对团队的流程也从最开始的研发管理进化到效能管理;比如人,现在对工程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产品设计思维、质量意识等等也是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工具,也在更加地深入、完整。


整个的项目管理领域在不断的迭代循环,禅道项目管理软件也一直处在迭代循环中。这种循环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循环发展,从最开始核心的研发管理,到今天的涵盖Scrum、看板和瀑布三种管理模型,支持敏捷和CMMI两种管理方法,集成了业内知名的DevOps工具,同时也提供了完整独立的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禅道正在伴随着项目管理的进步而不断向前,从未止步。未来,禅道团队也将继续学习、继续思考,为大家提供可以伴随团队成长、伴随项目管理循环而进步的解决方案。
返回顶部
刘璐
高级客户经理
18562550650
2845263372
统一服务热线 4006-8899-23
我要提问提问有任何问题,您都可以在这里提问。 问题反馈反馈点击这里,让我们聆听您的建议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