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三年,国产化替代100%进度走到哪了?

原创
🌻
陈哥聊测试
2025-04-03 17:00:00
251
摘要:国产替代的浪潮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大家好,我是陈哥。


自2020年信创产业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以来,国家政策便持续加码。曾航在《大国锁钥:国产替代浪潮》中提到:“从来没有一个时间点像今天这样,中国对于‘卡脖子’、国产化替代有这么高的关注度。”


2023年9月底下发的79号文为信创替代按下了“快进键”,明确要求央企国企到2027年实现100%的信创替代。如今已至2025年初,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一方面,一些企业已经在信创替代的道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企业,对信创替代的推进持谨慎观望态度。


禅道软件恰恰属于前者,它乘着信创“东风”,不仅于2024年10月与多家企业产品完成信创互认,还于不久前发布了《国产化替代方案2.0》与其他企业分享经验。


我作为该解决方案的参与人之一,想通过本篇文章,和大家一起聊聊目前项目管理软件的国产化替代。


一、良币驱逐劣币,国产项目管理软件逃不脱内卷

“做企业,一定要专注于一个领域且长期的坚持。或许你的选择不是最热的,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项目管理软件领域,不少企业在面对技术封锁时艰难爬坡,逐步实现部分技术突破,正是这种专注与坚持,推动着项目管理软件的国产化替代稳步向前。


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的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国产软件正凭借自身优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禅道项目管理软件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禅道以本土业务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解决研发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为国内企业提供一款成熟、专业的项目管理工具。


最初,有很多人批评我们在重复造轮子。但我们的初心很简单,市面上缺少严谨完整的项目管理软件,禅道想要填补这个空缺,想做一款能解决上述种种问题、覆盖软件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软件。


基于此,禅道团队在持续把我们经历过和实践过的框架、方法、工具、实践、知识尽可能地做标准化,输出给广大用户和客户。这便是禅道存在的意义。

二、叫好不叫座:项目管理软件的国产化替代为什么这么难

在项目管理软件领域,尽管国产化替代的呼声很高,但实际应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呈现出“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01产品同质化与创新不足

许多国产项目管理软件在发展初期主要通过模仿国外成熟产品来快速进入市场,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些软件在功能设计上缺乏创新,未能充分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管理特点,无法提供真正贴合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例如,一些国产软件简单照搬国外产品的架构和功能,却未能解决国外产品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如过度依赖插件、扩展机制受限等问题。这种缺乏创新的模式使得国产项目管理软件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用户对其认可度较低。

02市场认知与品牌信任度

尽管国产项目管理软件在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部分用户仍然对国产软件存在偏见,认为国产软件在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上不如国外产品。这种认知偏差导致企业在选择项目管理软件时,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市场口碑好的国外品牌。此外,国产软件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方面相对薄弱,未能有效提升用户对其品牌的信任度。

03用户习惯与迁移成本

国外项目管理软件在市场中占据先发优势,许多企业已经长期使用这些软件,并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流程和用户习惯。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切换到国产项目管理软件需要重新培训员工、调整工作流程,甚至需要迁移大量历史数据,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迁移成本。此外,国产软件在数据迁移和兼容性方面仍存在不足,无法完全无缝对接国外软件的数据格式和功能模块,进一步阻碍了企业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通过持续优化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以及加强技术支持,国产软件正在赢得更多企业的信任和选择。

三、走得慢没关系,行得稳才是关键

2025年,中国软件产业正经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变革。从央企核心系统到工业“卡脖子”领域,国产替代的浪潮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在这场系统性升级中,国产软件企业正以“稳”破局。


但国产化替代,远非一日之功。项目管理软件厂商不能等着政策催熟,更需要在产品技术、服务以及生态上全面跟进。为此,禅道也推出了“移”步抵万金活动,帮助企业实现国产化替代。



关键字

返回顶部
丁芝
高级客户经理
17663906485
1481227768
统一服务热线 4006-8899-23
我要提问提问有任何问题,您都可以在这里提问。 问题反馈反馈点击这里,让我们聆听您的建议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