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几百万买个BI系统,打水漂了……

原创
💍
禅道
2025-03-14 10:00:00
221
摘要:领导眼里的报表数据都齐齐整整、兼具美观与使用;现实却是手握海量数据,面临“数据孤岛”与“分析瘫痪”的一地鸡毛。


我们对BI的认知,好像天然就有冰火两重天的视角:领导眼里的报表数据都齐齐整整、兼具美观与使用;现实却是手握海量数据,面临“数据孤岛”与“分析瘫痪”的一地鸡毛。

 
产品以小时为单位新增数据,系统却以“日/周”为单位更新记录;用户画像精细到热力图,产品部门仍在使用Excel手工排期……这是“我有数据,但不知道怎么挖”的问题。

斥巨资部署的BI系统平时没人看,但每周一需要汇报工作时,所有人都去系统拉数据,结果当天BI是平时访问量的几百倍,系统也频频崩溃……这是“我有BI,但不晓得怎么用”的难题。
 
在BI的落地率不足5%的当下,如何让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从概念走向现实?

一、路径依赖,毁掉了BI

原认知产生的认知路径依赖,是阻碍BI落地的最大问题。
 
就像手握瑞士军刀却只用来削铅笔……国内企业对BI的认知正陷入双重困境:既期待它成为战略转型的“手术刀”,又习惯性地将其当作“美工刀”使用

1.数据之困:从“脏乱差”到“用不起”

散落在ERP、CRM、OA等十余个系统中的企业数据,格式混乱、口径不一。由此汇集的数据大多重复、缺失,质量低下,也让业务部门对BI结论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2.人才之困:懂数据的不懂业务,懂业务的不信数据

技术团队专注功能优化,却难以触达业务需求;市场部门身处一线,却更为依赖经验决策。

企业斥资部署了BI系统,经理们在制定产品策略时,仍习惯于用“我觉得”做出判断,BI平台也就逐渐沦为摆设。

3.认知之障:BI等于“报表工具”

不少人错误地认为,BI不过是更详细的财务报表,或高级版Excel。很多企业甚至将BI预算用于基础的报表开发,白白浪费了BI的强大功能和潜力。

4.信任之困:数据安全

企业的各类数据包含着大量的商业机密与关键信息。如何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BI的作用,又是企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那么,BI到底要怎么做?

二、破局之道:四步构建BI落地闭环

在这场认知革命中,有些企业已找到破局密钥——在对比了几个解决方案后,发现禅道基于BI模块的研发效能管理比较实用和落地,接下来我们分享用禅道达成BI落地的实践,由工具结合实践,让海量数据真正流动为决策养分。

1. 以业务痛点为锚点,小步快跑验证价值

在碰到数据量大、业务场景复杂的问题时,如果要盲目全面铺开BI,不仅要耗费大量资源,还可能因难以契合实际业务需求而失败。
 
因此,从“最痛”场景切入,用MVP(最小可行产品)快速验证效果,这才是关键。
 
之前有客户的项目频频延期,燃尽图一路飙升,但团队一直埋头于工作,忽视了对问题的筛查。后面该团队借助禅道BI内置的“291个研发效能度量项”,选取了与项目问题紧密相关的度量项或精准自定义度量项;同时,禅道的自动化收集度量数据也解决了数据杂乱、无法统一呈现的问题,帮助该团队快速搭建了一个聚焦于项目特定问题的BI平台。
禅道BI功能
此外,通过BI功能中的可视化图表设计,还可以将项目进度数据以直观的甘特图、折线图等形式呈现,让团队成员和管理者一目了然地看到项目进展。
禅道BI功能
通过这种小步快跑的方式,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验证BI在解决核心业务痛点上的价值,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业务部门的认可,为后续全面推广BI奠定基础。

2. 数据治理,弥合技术与业务的鸿沟

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对数据的理解和需求往往存在差异:技术部门要的是研发过程的各类数据,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研发”;业务部门要的是产品价值层的各类数据,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卖”。这种不同视角的需求差异,容易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有效支持决策。
 
这时,就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对需要度量的数据范围、对象、目的、时间等属性进行规范化定义,确保不同部门对数据的理解一致。

禅道BI功能

禅道BI功能

其次,利用禅道自动化收集度量数据,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通过这种操作,BI系统就能凭借高质量的数据,给技术、业务决策提供靠谱的支持与服务。

3. 一把手工程:让数据驱动成为战略基因

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和推动,是BI落地为企业战略基因的关键。
 
首先,要把数据驱动决策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定好明确的数据战略和目标。比如,规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BI能让研发效能提高多少,如缩短项目交付周期、提高代码质量等具体的指标。

在将禅道BI落地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一把手的积极参与,带头使用BI工具进行决策分析。像禅道团队自身,就会将关键的研发效能等指标以可视化大屏的形式展示在企业办公区域或会议室,让所有员工都能感受到产品业务的最直观数据反映。
禅道BI功能
一把手的支持能确保企业在资源配置、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BI足够的重视,在这一基础上,团队也能够更好地发挥禅道BI的功能,实现数据驱动的战略转型。

4.持续迭代优化,实现BI长效价值

BI的落地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对BI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因此,持续迭代优化是实现BI长效价值的关键。
 
在禅道BI的“一键重算度量项”功能中,企业可以根据新的业务需求和数据分析结果,对度量项进行重新计算和调整。
 
当企业调整研发流程或引入新的技术工具时,相应的研发效能度量项可能需要重新定义和计算。通过可视化BI设计器,如“自定义图表设计”“自定义透视表设计”等功能,可以根据新的业务关注点和数据变化,及时调整可视化展示方式,使BI系统始终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发展。
 
 

功能选型,性价比才是王道!低成本快速搭建BI平台,咨询/试用禅道BI,快速搭建企业优化改进平台~


给日常工作一些“价值”看看!


(扫描二维码,备注【禅道BI】)


BI的终极价值不在于炫酷的可视化大屏,而在于让每个决策者都能“站在数据的肩膀上思考”。禅道的实践表明,BI落地的本质是组织能力的升维——它需要技术的硬支撑,更需要打破认知茧房的勇气。
 
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无法量化就无法改进。”无法落地的BI,也只能成为数字废墟中的摆设。
返回顶部
宋晓
高级客户经理
15610450169
2334544094
统一服务热线 4006-8899-23
我要提问提问有任何问题,您都可以在这里提问。 问题反馈反馈点击这里,让我们聆听您的建议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