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企业的管理工具就一定先进吗?
原创- 2024-04-17 10:42:46
- 1123
本篇目录
最近这几年,互联网大厂纷纷进军企业服务赛道,都推出了各自的企业协同管理领域的解决方案。从宣传上来讲也会用一些很高大上的概念,比如先进企业、酷公司之类的。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营造出一种理念:我是互联网大厂,我很成功,我现在把我内部用的管理工具产品化了,你们来用就行了,你们用了我的工具就变得和我一样先进了。
但是,这个命题成立吗?互联网大厂在业务上的成功就等于他们在管理上成功吗?企业用了他们的工具就变得先进吗?这需要打个问号。
2024年1月30号,字节跳动的CEO梁汝波在全体员工的年度会议上发表讲话。梁汝波提到如下几点:(更详细的内容可以看《“该有的大公司病全有了”,CEO梁汝波谈字节正走入平庸》)
第一,组织效率变低
一个内部系统简单的需求,评估下来需要1000人天,但最终评估下来只需要15人天。这并不是说字节的人不优秀,不努力,相反字节员工都是优秀人才,也很努力(卷)。但就是这样一群优秀的人,用着先进的管理工具,交出了这样的绩效。
第二,公司变得迟钝
对机会的敏感度不如创业公司。梁汝波举GPT的例子,字节到2023年才开始关注GPT。
第三,文档黑话满天飞
梁汝波提到公司一直强调文档要简洁、准确、好理解,但平时还是有很多文档动辄上万字,黑话满天飞,有无穷多的缩写,不直击问题。
梁汝波是一位优秀的CEO,他能够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组织,发现各种问题。蔡崇信前段时间参加访谈,也会有类似的反思。其实过往这十几年互联网大厂的狂飙猛进,掩盖了太多的问题。而最近互联网业务到了瓶颈期,这些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不可否认,这些互联网大厂在商业上是成功的。那这些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自己的观点如下:
首先是时代的机遇。这些大厂的创始人在商业眼光上确实比较独到,能够抓住时代的机遇,并付诸果断的行动。
其次是海量资金的投入。这些大厂的创始人也都是资本的高手,通过各种风险投资的手段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非我们常人所能及。
再次是超配的人才。有了钱,就可以招聘最优秀的人才。互联网大厂每年都会到各个名校校招,把最优秀的一波人才招募旗下。(当然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甩锅最严重的也是这些大厂)
第四是各种“福报”的加班。虽然大厂给到的薪资都比较高,但其实背后是按照996、997的工作时长来计算的。通过这种长期地加班来抢占市场。
第五是各种不计成本的市场投入。比如通过各种赠送和折扣,反正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
第六是胆子大,能讲能说。我这是比较客气的说法,说得太直白了可能会引发大厂的公关,大家意会就好了。
所以在这种大干快干的大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互联网大厂特有的协作模式:
都是项目化的运作,特点一般是没有既定的流程。需要跨部门协作,而且工期是第一要紧的。人员和资源都可以调配。在这种管理场景下,应该怎么协作呢?要开会协调,要做文字沟通,要写文档汇报,要定目标。所以飞书的几个套件就是从这样的管理场景下孵化出来的。
这种管理方式是典型的人治,是不可复制的。
所以所谓的先进公司无外乎是在上面六点因素加持下的特例公司。他们的商业确实是成功的,但这种成功是无法复制的。你所在的市场是新兴市场吗?你有海量的资金吗?你有超配的人才吗?你会狠心忽视员工身心家庭健康996加班吗?你能不计成本地做市场投入吗?你的脸皮有那么厚吗?你的胆子有那么大吗?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中小型公司来讲,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的观点是应当努力优化我们内部的协作流程。资源紧缺、充分竞争始终是中小型企业的常态。在这种常态下,流程就是最佳实践。
在优化好流程的前提下,再想办法提升团队人员能力水平,并辅助以合适的工具,这才是中小型企业协作的正确做法。
禅道软件团队的使命是“让每一个成长中的企业都可高效协作”,我们这些年来充当的角色就是我们用户和客户的小白鼠。我们不断地学习各种标准、框架、模型和方法,然后自己在团队内部实践,然后再抽象成功的流程,固化到我们的一体化项目管理解决方案中,再帮助我们的客户使用起来。
禅道软件的管理特点是将企业的管理场景梳理成一个个的管理对象,然后对每一个管理对象形成合理的管理流程,在此基础上全部条目化管理,形成全程可跟踪、可追溯的管理矩阵。我们信奉的管理理念是:弱文档、弱聊天、少开会、少口号,我们践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员高效协作。
晚点团队有一篇报道,《字节跳动全员会:继续聚焦信息平台与电商;飞书火山仍有机会;全力吸引优秀人才》,这篇文章里面提到:字节内部每天会有 6000万条信息通过机器人同步至字节跳动员工的飞书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被忽略的。
文档整理得再好,大家不看有什么用呢?
这就是所谓的先进工具给整个团队带来的梦幻感觉:整个组织都很努力,整个组织协作都很丝滑,会议很容易召开,纪要有各种小助手帮你梳理,文档整理得很漂亮,但协作的效率却在大幅下降,企业的响应速度在下降。